中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与生命质量研究
罕见病联盟
【研究摘要】目的:通过本研究全面掌握我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基本数据、诊疗现状、经济负担以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以支持其临床实践和政策制定诊疗现状、疾病负担和生命质量等。结果:本研究共招募到193例发作性睡病患者,对总患者的基本特征、诊疗现状、经济负担、生命质量和加入患者组织情况与建议进行描述分析。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社会学调查,了解患者未满足的需求,提高公众对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认知,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审批和相关医疗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真实世界数据支持。
研究描述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罕见的睡眠-觉醒障碍疾病,通常认为该病是一类终身性疾病。发作性睡病延迟确诊时间较长,疾病诊疗可能存在一定困境,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或学习能力也往往造成严重的影响。且当前尚无基于我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就诊情况、疾病负担研究。因此,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联合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发起“中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与生命质量研究”项目。针对我国发作性睡病患者开展社会学调查,为决策者制定相关政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详情
1.研究总人群基本特征概况
本研究共收集到患者问卷193例,总人群患者基本特征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居多(64.77%),平均年龄为30.8岁,平均BMI值为29.8 kg/m2(SD=9.3),远超正常成年人BMI水平。大部分患者未婚(59.07%),绝大多数患者为汉族(94.82%)。33.68%患者吸烟,26.42%患者饮酒,15.03%患者认为存在家族遗传史。按照经济水平划定地区,51.3%患者居住在东部地区,45.08%患者户籍所在地为东部地区,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情况上,54.40%患者全职,40.41%患者未就业。家庭人口数上,平均每个家庭人口数为4人(SD=1.2)。家庭年收入上,极少患者夫妻双方退休后无收入(0.52%),绝大多数患者的年收入在5-30万之间(77.21%)。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半以上成人患者有驾驶证(59.07%)。
2.研究总人群诊疗现状
研究显示我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的治疗需求未得到满足,未被满足的需求包括:
(1)治疗药物有限且可及性差、治疗药物疗效与安全性有限,以及治疗药物未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2)发作性睡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发作性睡病诊断难,误诊率高,患者确诊辗转了多家医院。同时,患者确诊后异地复诊比例较高;
(3)公众对于发作性睡病的认知严重不足。患者缺乏疾病认识,影响患者确诊。另外,对于发作性睡病患者,社会氛围仍不够包容与理解。
3.研究总人群经济负担情况
我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较重,尤其是药品成本与因病导致的生产力损失高,而且因病拒学给患者的生活与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潜在负面影响,此外,儿童/青少年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高于成人患者,患者药品花费占医疗支出的比重大以及间接成本不容忽视。具体如下:① 过去一年内,成人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人均总成本为37537.10元(SD=60045.71),儿童/青少年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人均总成本为54109.12元(SD=47524.00)。在总成本中,直接医疗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占比较大;② 在直接医疗成本上,成人患者的人均直接医疗成本为14815.95元(SD=38304.24),占人均总成本的39.47%,药品费用占直接医疗成本的50.96%,门急诊药品费用占门急诊总费用的73.18%;儿童/青少年患者人均直接医疗成本为29621.75元(SD=28551.71),占人均总成本的54.74%,与成人相似,在直接医疗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为药品费用,约53.76%;③ 在间接成本上,成人患者的人均间接成本为19960.94元(SD=31255.79),人均请假/缺勤天数、人均家属陪护天数和人均失业天数分别为20.25天(SD=42.43)、16.63天(SD=72.71)、53.09天(SD=91.34);儿童/青少年患者的人均间接成本为17523.76元(SD=28970.82),其家属的人均陪护天数为78.99天(SD=130.59)。④ 成人患者与儿童/青少年患者因发作性睡病拒学的比例分别为10.88%与16.09%。
4. 研究总人群生活质量情况
我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健康效用,同时也低于常见慢性病患者人群。发作性睡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受到严重影响。
声明
本研究由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开展和发布,仅供参考学习使用,如引用本文内容请务必注明出处(参考格式如下),并提前与我们取得联系。联系方式:王老师,电话010-65699659。
[1]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中国发作性睡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与生命质量研究[R],北京: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