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创质力-罕见病研究基金”项目暨2025年度申报的通知
罕见病联盟
各相关单位及临床医务工作者: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罕见病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提升罕见病诊疗水平,促进罕见病患者的健康福祉,中国罕见病联盟联合有关医疗机构设立“创质力-罕见病研究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基金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创新驱动和高质量研究,提升罕见病科研水平与诊疗能力。现将基金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背景与意义
全球已知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由于罕见病的发病率低、种类繁多,面临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药物研发成本高、数据采集困难等问题。尤其在我国,受限于科研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足,以及诊疗体系尚待完善等现状,罕见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水平仍有显著的提升空间。
设立“创质力-罕见病研究基金”项目,旨在通过专项资助的方式,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罕见病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转化医学研究,推动罕见病诊疗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提升我国罕见病研究的综合实力,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诊疗方案。
二、资金来源
本基金项目由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出资设立,资金来源包括社会资助及其他合法渠道的资金。基金项目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基金项目章程进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和高效。
三、资助范围与费用
(一)资助范围(主要资助以下研究方向)
罕见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罕见病的早期诊断技术与方法研究;
罕见病的治疗新策略与新药研发;
罕见病的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研究;
罕见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康复研究。
(二)资助费用:
本基金将根据项目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不同额度的资助。具体资助标准如下(每年依据基金项目方向选取项目类别和疾病种类制定年度申报指南):
重点项目:每项资助金额为30万-50万元,周期为3~5年;
面上项目:每项资助金额为10万-30万元,周期为2~3年;
中青年项目:每项资助金额为5万-10万元,周期为1~2年,主要支持50岁以下中青年科研人员。
四、基金项目申报及评审流程
依据每年申报指南进行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五、基金项目2025年度申报工作
2025年度仅开放中青年项目申报,请参考下文《“创质力-罕见病研究基金”项目2025年度申报指南》进行项目申报。
六、联系方式
项目办公室:刘念启17669317464
注:请报名参与本项目的医生扫描下方二维码(保存图片至相册后,微信扫码)加入项目官方群。后续通知将在群内发布,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
“创质力-罕见病研究基金”项目
2025年度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中青年项目)
(一)申请人资质要求
1.第一申请人须为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全职中青年临床工作者(年龄≤50 周岁),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需提供两位同领域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意见;
3.每个申请人的每个课题,只能申请基金项目的一项科研基金项目,严重杜绝一标多投的现象。
4.申请团队需具备罕见病诊疗研究经验,申请人长期应用中国罕见病综合云服务平台管理患者将优先考虑。
(二)课题申报要求
2025年度将围绕以下5种罕见疾病进行课题申报:
1.重症肌无力(MG);
2.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3.多发性硬化(MS);
4.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5.黏多糖贮积症Ⅳ型(MPS IV)。
二、主要研究申报方向
(一)罕见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
(二)罕见病的早期诊断技术与方法研究;
(三)罕见病的治疗新策略与新药研发;
(四)罕见病的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研究;
(五)罕见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康复研究。
注:鼓励基于中国罕见病综合云服务平台开展以上研究。
三、申报程序
(一)课题申报(2025.2.17-4.14)
1.微信搜索“中国罕见病联盟”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联盟活动,点击创质力活动即可报名。
2.下载并填报《项目申报书》(附件2),加盖医院公章或科研处公章,课题申请第一人本人签字,于2025年4月14日24时前将PDF版本和word版本发送至:
邮箱: liunianqi@chard.org.cn;
邮件命名格式:【2025 创质力项目】+单位+姓名。
(二)材料初审(2025.4.15-4.30)
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结果将通过官方渠道公示。
(三)专家评审(2025.5.23)
通过初审项目需参加现场答辩,评审专家委员会进行综合评定。
(四)经费拨付
依据有关规定,课题资助费用将汇给申请人所在单位,单位财务部门必须开具国家税务部门核准的正式票据,不可用内部行政收据等代替。申请前,请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确认能够出具正式票据。
四、研究周期
按照该课题最高支持额度设计试验,研究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4个月:
资助金额≤5万元的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12个月;
资助金额>5万元的项目,研究周期不超过24个月。
研究分两阶段实施,资助公告公示之日后的6-12个月应提交中期报告;12-24个月应提交结项报告。
五、研究项目产出
(一)项目申报时需明确设定研究产出目标,包括:
1.目标性成果(不少于1项);
2.预期性成果;
3.其他成果。
(二)成果形式包括:
1.中青年项目原则上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申请专利。
六、研究验收
(一)验收申请条件:
1.完成全部目标性成果;
2.研究资料完整归档,可供审核;
3.经费使用规范,与研究计划一致;
4.提供完整的财务票据及证明材料;
5.研究成果需标注基金项目信息。
(二)验收程序:
1.项目负责人提交验收申请;
2.资助方组织专家评审;
3.采取成果展示与答辩相结合的验收方式;
4.未通过验收的项目不予结题。
七、监督与管理
(一)课题第一申请人职责:
1.全面负责课题实施;
2.确保研究质量与进度;
3.规范使用研究经费。
(二)咨询与监管委员会职责:
1.监督课题实施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2.评估研究进展与成果;
3.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4.提供专业咨询与指导。
(三)其他管理规定:
1.课题重大调整需及时报备;
2.定期提交研究进展报告;
3.建立课题档案管理制度;
4.遵守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
注:本指南解释权归创质力-罕见病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所有。
附件:
1.“创质力-罕见病研究基金”项目2025年度申报指南
2.项目申报书(模板)
中国罕见病联盟
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
2025年2月10日